各学院(部)、各单位:
根据《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关于征集“十四五”时期科技赋能公共服务典型案例的通知》(发改办社会〔2025〕829号)《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5部门关于征集“十四五”时期科技赋能公共服务典型案例的通知》(桂发改社会〔2025〕735号)等文件有关要求,现面向全校征集“十四五”时期科技赋能公共服务典型案例。具体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征集领域
(一)教育领域。典型场景包括:优质教学资源共享、教师教学辅助、个性化学习支撑、特殊群体教学、家校社共育、产教融合等。应用成效包括:提升教育教学效果、增强学生创新能力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。
(二)医疗卫生领域。典型场景包括:辅助诊断、远程诊疗协作、分级诊疗支持、健康档案共享、“医院—社区—家庭”一体化管理、社区心理干预等。应用成效包括: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、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化、优化医疗资源配置、改善基层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等。
(三)育幼领域。典型场景包括:托育机构管理、家园共育平台建设、婴幼儿安全防护、科学喂养指导、早期发展、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等。应用成效包括:优化托育服务供给、保障儿童安全健康等。
(四)老龄和养老领域。典型场景包括:养老机构管理、适老化环境构建、进食辅助、出行辅助、生活护理、远程照护等。应用成效包括:实现提升养老服务质量、优化养老服务模式、保障老年人权益、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等。
(五)体育领域。典型场景包括:体育设施运营、体育赛事管理、科学健身指导、运动健康监测、体医融合等。应用成效包括:提升体育服务水平、促进全民健身、推动全民健康管理等。
二、案例要求
(一)突出经济社会效益。案例应充分体现先进技术研发应用,突出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,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产生的实际社会效益,对于尚未落地的科研项目不予纳入。
(二)广泛体现先进技术。案例包括但不限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内的项目,广泛包含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脑机接口、生物医药、新材料、新工艺等各类创新技术,原则上应为国内高校、科研事业单位、民营企业自主研发、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。
(三)聚焦典型应用场景。案例原则上应为“十四五”时期内落地实施的项目,对具体解决哪些公共服务难点问题,取得何种效果,适宜在何种场景下运用,用精准数据客观描述,杜绝夸大或虚构。
(四)具备可复制推广性。案例应紧密围绕技术创新与公共服务效能提升,阐明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应用模式,总结规模化推广经验,充分体现先进示范和引领效应。
三、提交要求
(一)材料撰写规范:有意向申报的教师及科研团队,请参照撰写模板(详见附件)编制案例材料。材料字数原则上控制在3000 字左右,内容需言简意赅、重点突出,可结合实际配图说明,增强材料直观性与说服力。
(二)材料报送安排:请各单位指定专人统一收集本单位申报材料,于2025年10月23日12:00前,将材料发送至创新创业学院/成果转化中心指定邮箱:gxsdcgzh@gxnu.edu.cn。
(三)后续评选流程:材料收集完毕后,学校将组织专家开展评审工作,择优推荐1个优秀案例至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。
未尽事宜,请与创新创业学院/成果转化中心联系。联系人:唐老师,18378342706。
附件:科技赋能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撰写模板
创新创业学院/成果转化中心
科学技术处
2025年10月20日



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)